“张子华原名王绪祥,1930年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、战斗的一生、光辉的一生……”近日广信配资,记者跟随中宁县第九小学“红领巾讲解员”杨嘉瑶的童声,走进中宁县恩和镇沙滩村张子华生平纪事馆,在一张张泛黄的历史照片、一件件承载记忆的文物中,追寻这位革命先驱的红色足迹。
12岁的杨嘉瑶已是纪事馆的“老讲解员”。自担任“红领巾讲解员”以来,她便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,将英雄的故事讲给一批又一批来访者。“能亲口说出张子华革命先烈的事迹,是荣誉更是责任。每讲一次,我都觉得离他更近,好像能看见他当年为理想奋斗的样子。”
展开剩余56%张子华,1914年出生于恩和镇沙滩村。12岁起,他便在共产党员刘屏先引导下参加革命活动;16岁赴北平求学时,毅然放弃继承家业的选择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此后,他以“张子华”之名,在北平、天津、唐山一带领导工人运动,组织宁夏旅平学生会,为家乡培养革命骨干;西安事变后,他随周恩来赴西安开展统战工作,并以八路军总部参谋身份打通宁夏与延安的秘密通道,输送10余名青年奔赴延安抗大。1942年,他因肺病溘然长逝,年仅28岁。
2022年,沙滩村被中组部、财政部确定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。2023年,随着张子华生平纪事馆、红色文化长廊、红色教育体验中心及红色剧社、非遗传承工坊、枸杞大道等项目的落成,沙滩村逐步构建起“红色+党建+休闲+研学”的发展格局,形成全方位、沉浸式红色学习线路。
“过去,张子华的故事多藏在史册里;现在,我们通过沉浸式场景、互动式体验,让历史‘说话’、让精神‘触手可及’。”恩和镇党委副书记马伊敏介绍,纪事馆的每一处展陈都经过精心设计:从张子华使用过的旧物,到他领导工人运动的模拟场景,再到与马鸿逵谈判的演绎,游客不再是“旁观者”,而是“参与者”。
如今,沙滩村的红色资源正转化为发展动能。2024年以来,这里已吸引10万余名游客前来参观学习。其中既有追寻初心的党员干部,也有带着孩子接受红色教育的家长,更有专门前来研学的青少年团队。专职讲解员马婷婷印象最深的,是那些听完讲解后久久不愿离开的老人和孩子:“有人跟我说‘原来家乡出过这么了不起的人’,有人拉着孩子的手说‘要记住这些故事’——这就是我们坚持的意义。”
从红领巾讲解员的童声传颂,到专职讲解员的深情讲述,再到沉浸式体验项目的丰富呈现,张子华的故事不再局限于史册,而是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。在这片红色热土上,革命先驱的精神正与乡村振兴的步伐同频共振,书写着新时代的红色篇章。(全媒体记者 徐峥 谭勋泽 魏义宝 文/图)
▌来 源:《中卫日报》广信配资
发布于:北京市启远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